无论什么冲突,孩子必然带有强烈的情绪,俗话说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”,在发生冲突时,父亲应该先平复孩子的情绪,只有在情绪稳定后,才有沟通的可能。在发生冲突时,最忌讳提高讲话的音调,冲突越大,越应该刻意压低音量,调慢语速。这是很多成年人都没有注意到的。愤怒是没有任何用处的,而压力音量,能够有效压制住内心的怒火,从而让自己冷静地解决问题。
我们要做的是有机会的时候坐下来和孩子好好地谈一谈,告诉他打架是一件多么不文明的事情,它不仅影响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,还会让别人受到伤害。给他讲一些因为打架而造成的无法挽回的伤害的故事,让他明白打架会带来的后果和为后果所付出的代价。
通过你经常的循循善诱,他一定会有所反思的,因为就算是孩子他也是有思维的,只不过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,需要我们时常的提醒。等孩子慢慢地不热忠于打架的事情时,我们一定要竖起拇指来夸奖,因为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别人的夸奖。
男孩的脾气往往更加暴躁,也更加冲动。尤其是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男孩,面对父亲的指责,很可能因为一时冲动就对父亲大动拳脚。父母面对这样的孩子,往往会被气得失去理智,也对孩子又打又骂。这就会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破裂,家庭矛盾升级,最终走上无法挽回的道路。那么,处理这个问题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?
家长要跟孩子充分强调,打人是错误的行为,打父母更是错误的。还要跟孩子强调,即便别人有错,也不能用武力的方式与别人抗衡,而是要用语言进行沟通。家长要说服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,这样就能引导孩子放弃打人的行为。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正处于是青春期,会有很强的对抗,尤其是对父母的对抗。父亲其实真的是没有办法,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孩子,也不知道怎么教育。当儿子和父亲动手后,作为妈妈就应该先让父亲冷静下来,要知道孩子的坏行为并不代表孩子有坏的想法,然后劝说其父亲:你们俩一起与儿子好好沟通。
一旦情绪冷静下来,接下来就是要进行开放和诚实的对话。沟通是解决冲突的关键。父亲和儿子应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,同时也要倾听对方的意见。重要的是要采用一种尊重的方式进行对话,避免攻击性言辞。在沟通中,使用 “我感到……” 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将问题集中在个人感受上,而不是责备对方。例如,可以说:“我感到被忽视了,因为我觉得你不理解我的观点。” 这样的表达方式更有可能引起对方的理解和同情,而不是激怒他们。
父亲和儿子都应该尊重彼此的意见和感受,即使他们不总是同意。争吵时,避免攻击性言辞或羞辱性语言。尊重对方的尊严,这有助于减轻紧张局势。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也是尊重的一部分。尝试看事情从对方的角度,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立场。父亲和儿子可以问一些开放性问题,以了解对方的观点,例如:“你为什么认为这样是对的?”或者:“你有什么感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