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子好动是天性,孩子的天性就是天真浪漫,好奇心强,但是这都是存在一定的度,如果超过这个界限,那么家长就一定要注意了。那么,儿童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原因呢?
儿童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原因
1、不分时机、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
宝宝在地上快乐地搭着积木。正玩在兴头上,奶奶拿了杯水过来:“来,喝口水。”不一会儿,奶奶又喊:“要开始收拾玩具咯,准备吃饭……”久而久之,孩子就没有办法进入集中精神的状态,并且还会觉得很烦躁,就更加不容易专注手头上的事情了。
『父母可以这样做』
条件允许,给孩子一个专门的玩具房,有为孩子设计的玩具架,能够方便孩子自行取用,孩子可以在专门的游戏毯上玩玩具。如果碰上饭点,妈妈可以事先跟孩子约定一个大概时间,而不是不停催促,这样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,也培养了孩子的时间观念。
2、为孩子提供太多的玩具
父母们常常把几大箱子玩具都放在客厅里面,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。太多的玩具其实更容易让孩子分心。给孩子提供太多的玩具,相当于给孩子人为制造困难,让孩子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玩。
『父母可以这样做』
针对小年龄段的幼儿,大人每次给孩子玩具不要超过2个。如果孩子对于2个玩具都很喜欢,则可以教导孩子先玩完一个,再玩下一个。
3、过多干涉孩子的想法
孩子在堆积木,摆摆这边,摆摆那边,正在琢磨。妈妈在一旁指手画脚,看宝宝没有跟上自己的思路,索性动手帮忙摆。气恼得宝宝一下把积木都推倒了。父母好心的帮忙,其实是孩子注意力的最大干扰。父母不断的支配、干涉与打扰,会让孩子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事情,久之,就会放弃。
『父母可以这样做』
在孩子游戏时,父母需要做的是在一旁耐心地观察,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游戏水平、注意投入情况、兴趣点。如果孩子正沉醉在他的游戏中,你就远远地关注着他而不要轻易地打扰。如果孩子愿意邀请你和他一同游戏,也应该多听听孩子的需要,再给与恰当的帮助。
4、允许孩子有过长的屏幕时间
无论多大的孩子,都爱看电视了,2岁以上的孩子,只要是看电视,专注力时间可以长达1小时。所以很多父母在忙的时候,不希望被孩子打扰,总是打开电视机或者塞给孩子一部手机,来换取片刻安静的时间。然而电视机的情景是不需要孩子动脑思考的,所以这个专注不仅只是一个假象,还会影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专注力,会给今后造成学习障碍。
『父母可以这样做』
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,每次不超20分钟。建议选择短的、移动慢的、表现简单的动画片。看电视最好有家长的陪伴,在观看后和孩子一起讨论电视内容,这样有利于孩子对电视内容进行加工,增加思维活动。
儿童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怎么改善
1、从视觉和听觉入手
培养孩子的视觉注意力有多个方向。
静视:让孩子对房间内的一切摆设一目了然,并在其中寻找一样特定的东西。
行视:即边走边看,用中等的速度穿过房间,而后回忆起里面大概摆了些什么物体。
抛视:找一些干净的纸片写上数字,然后像天女散花一样从上空抛下,尽量让孩子说出都看到了些什么。
速视:把10张不同的扑克牌分散放在桌面上,给孩子看一段短暂的时间后,翻一面让他回忆某个位置放的是什么?
听觉就很简单了,比如在同一段时间内给孩子播放多种声音,让他尝试着从中抽离出一种特定的声音聆听。
2、降低环境干扰
孩子在家中需要专注时,父母要给他提供一个舒适且安静的环境。最好是一个单独的空间,物品摆放有序,不至于让人眼花缭乱。
其次,要避免制造过多噪音,也不要每隔一段时间跟孩子说话或者送牛奶、水果,以免分散或打断孩子的注意力。
3、增强抗干扰能力
家长平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进行自我放松,比如找一张椅子或者床,让孩子以自己最为放松舒适的姿势坐在上面,然后控制身体各个不同部位休息。
比如先让脚放松,然后再到躯干,到左右手,到颈部,最后到头部。孩子掌握之后,很快就能获得平静。
这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入定,当孩子到达这种程度,外界的纷扰对他们来说就不算什么了。
多参加这样的静心训练和稳定情绪训练,孩子的抗干扰能力会大大提升。
4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
即便孩子注意力不好,家长也不要打击他。
孩子的自信是需要多多肯定和鼓励来获得的,要尽量避免自己在语言、表情或情绪上给孩子负面暗示。
事实上孩子注意力不好,不必太过着急,随着年龄阶段的发展专注时间,也是会往上提升的。
一般3岁左右的孩子只能维持3~5分钟的专注;4岁孩子为10分钟;5~6岁为10~15分钟;以此往上类推,一直到12岁左右,就能维持25~30分钟的专注了。
儿童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原因家长一定要知道,这样才能帮孩子提高改善。通过日常细节帮他们改善,并培养相关能力,相信不久就会有质的提升。